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见习记者 陈巧巧 通讯员 汪文平
“连续四年,我们村没有一例违规焚烧秸秆的情况发生。”近日,在随县均川镇冷水港村,57岁的党支部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刘德江自豪地说。
冷水港村位于均川镇西北,山场广袤,良田千顷,水源充沛。近年来,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,秋收之后遍野的秸秆再无用武之地,秸秆焚烧屡禁不止,成了冷水港村“两委”和老百姓最头疼的事。
曾经,稻谷秸秆是草食动物最美味的“口粮”,是平民百姓养牛越冬的必备饲料。望着白白浪费掉的秸秆,刘德江不禁思索,何不将这些秸秆收储起来加工成饲料,发展生态养殖呢?于是,2019年,刘德江购买了秸秆粉碎打包机,找了一个山窝窝,办起了家庭农场。截至目前,农场存栏肉牛四十余头,可承包消化邻近三个村的稻田秸秆。
作为当地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,刘德江立足“秸”尽其用,收购群众秸秆加工成饲料,既有效破解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,又能“变废为宝”让水稻秸秆逆袭生金,形成了农民能增收、环境能改善的良好局面。
“收割留下的谷茬将近三十公分高,立在田里影响冬播,烧了又污染环境,现在回收打包一条龙服务,不仅稻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,一亩地还有近200元的收入。”看着捆扎整齐、落地成行的一个个秸秆包,村民张友良喜笑颜开,赞口不绝。
据了解,除了冷水港村,刘德江还负责收购邻近包家巷村、迎水村和曾家河村稻田秸秆,总量超过1000吨。“我家的牛都是纯草料喂养,从不添加配方饲料,还没到过年,已经被预订好多头了。”在养牛基地,刘德江指着露天存放、堆积如山的草料包裹,热情地给大伙儿介绍:“水稻秸秆粉碎打包之后,到明年开春还是绿色食品,没有比这更营养的养牛饲料了。”
下一步,均川镇将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,不断探索秸秆回收利用的长效机制,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深度融合,有效盘活废弃秸秆资源,切实改善生态环境,消除森林火灾隐患,拓宽群众增收渠道,实现“生态包袱”变为“绿色财富”的华丽转身,走出一条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